兒童發生眼外傷后應該怎么辦?
發布時間:2018-02-25 14:56:24 瀏覽量:2473 作者:admin
寒假就在眼前,又到了孩子們戶外活動的高峰期,同樣也是各種眼睛意外傷害的高發期。作為眼科醫生,我們不愿意看到小朋友捂著眼睛走進診室。眼球的損傷,對于兒童可能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眼外傷是指各種機械性、物理性和化學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于眼部,引起眼球及其附屬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的損傷。
眼外傷原因
1-3歲的孩子由于剛學會走路,很容易跌倒,碰到桌椅的棱角、地面的石塊或手里拿著的玩具等造成眼外傷。
少年兒童處于身體發育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強,活潑好動,喜歡打鬧,玩弄棍棒、剪刀、彈弓、針管及爆竹等,由于年幼缺乏生活經驗,在玩耍時對眼睛缺乏保護意識,對可能觸發的傷害認識不足,自我保護及躲避傷害的能力差。因此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生眼外傷。
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和遷就,疏于教育,明知一些東西容易致傷眼睛也不加以限制或注意放好,小孩在玩耍時致使眼睛受傷甚至致盲。另外,有些兒童對眼外傷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因害怕被家長知道后會遭打罵,眼睛受傷后沒有及時告訴老師或家長,往往因此失去及時救治的機會。
兒童眼外傷后果
兒童眼外傷輕的可引起眼瞼腫脹,睜眼困難,眼瞼、結膜下出血;重者可發生眼瞼、結膜撕裂傷,更嚴重者可發生角膜或鞏膜穿通傷、外傷性瞳孔散大、外傷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眼內異物、視網膜脫離、眼內出血、眼內炎等。
一旦受傷,很多兒童不能對受傷情況和自己癥狀進行詳細、準確的描述,同時由于心理緊張、害怕和眼部疼痛,檢查處理時往往不能很好配合,作為家長,這時應首先冷靜下來,要及時、正確處理。
意外情境:酸堿等化學物質燒傷
應急處理:嚴禁捂住雙眼,用手揉搓。
應盡早清除濺入眼內的腐蝕性化學物質,爭分奪秒地在現場用大量的清水或者其他水源反復沖洗眼部,沖洗的時候用手指將眼瞼輕輕分開,轉動眼球,至少沖洗15分鐘,水流速度宜緩慢且持續。或將面部浸入水中,盡量讓兒童反復睜眼、閉眼,如果兒童太小,可以用手幫助孩子做眼皮開合的動作,沖淡稀釋化學物質的濃度,沖洗后及時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不要使用眼罩,也不要包扎眼睛。
意外情境:異物扎入眼內
應急處理:造成眼球穿通傷時,可造成眼內組織損傷甚至脫出,原則上不應將異物硬行拉出,也不要把眼部傷口處冒出的眼內容物拉出或推回眼內,這樣容易造成感染。
應讓兒童閉上眼睛,在傷眼上加蓋清潔的紗布,用大小合適的蓋子簡單保護,用繃帶輕輕纏繞包扎,讓兒童盡量不要轉動眼球。包扎的目的僅在于限制眼部活動和摩擦加重的損傷,并減少光亮對傷眼的刺激。及時到有條件的眼科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和正規的處理,途中勸阻患兒哭鬧,盡量減少顛簸以減少眼內容物的涌出。
意外情境:眼睛和眼皮的割傷
應急處理:切勿把脫出的眼內容物送回眼眶或者用水沖洗或移除黏在眼睛內的物體。
應用大小合適的蓋子,蓋住傷眼并輕輕地包扎,絕不要在受傷眼或眼皮上加任何壓力,不要揉搓眼睛,迅速到醫院搶救。
意外情境:眼睛受到撞擊
應急處理:立刻用冰敷15分鐘來減少疼痛和腫脹,若出血的眼角有氣腫,切忌擤鼻涕。
如果發現患眼內有出血,或采取上述措施后疼痛不減輕、視力下降,就要到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有些眼球鈍挫傷外表看不出異常,因而容易貽誤診治,甚至造成外傷性青光眼、黃斑出血等病變。所以,孩子眼睛鈍挫傷后,即使外表無異常,家長也應重視,及時送孩子到眼科就醫。
意外情境:昆蟲、細片或微粒等入眼
應急處理:昆蟲、灰沙、鐵屑等細微異物入眼,多數黏附在眼球表面,不要揉搓,安靜地閉上眼睛,在淚液較多時或滴入眼藥水之后瞬目數次,異物可能隨著淚液或眼藥水被沖洗出眼外。
假如癥狀不消失,異物還是存留,閉上眼睛,速至醫院眼科去除異物。
經正確的急救處理對意外造成傷害的眼睛預后非常重要,甚至可避免視力喪失。有些家長在兒童受傷后,一味追求大醫院,路途耽擱大量時間,而延誤了寶貴的搶救時機。因此在兒童眼外傷的家庭處理中切記:爭分奪秒,就近求醫。